[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]
物理观念:1.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、表达式的确切含义.2.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“牛顿”是怎样定义的.
科学思维: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.
一、牛顿第二定律
1.内容: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、跟它的质量成反比,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.
2.表达式F=ma,其中力F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,F的单位为牛顿(N).
二、力的单位
1.力的国际单位:牛顿,简称牛,符号为N.
2.“牛顿”的定义: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/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,即1 N=1 kg·m/s2.
3.比例系数k的意义
(1)在F=kma中,k值的大小随F、m、a单位选取的不同而不同.
(2)在国际单位制中k=1,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=ma,式中F、m、a的单位分别为牛顿、千克、米每二次方秒.
1.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.
(1)由F=ma可知,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,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.( × )
(2)公式F=ma中,各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.( × )
(3)任何情况下,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一致.( √ )
(4)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.( × )
(5)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/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.( √ )
2.光滑水平桌面上有A、B两个物体,已知mA=2mB.当用F=10 N的水平力作用在A上时,能使A产生5 m/s2的加速度,当用2F的水平力作用在B上时,能使B产生的加速度为 m/s2.
答案 20
一、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
(1)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,无论多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,可是,我们用力提一个放在地面上很重的箱子,却提不动,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?为什么?
(2)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(不计空气阻力),离开气球的瞬间,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情况如何?
答案 (1)不矛盾.因为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是指合外力.我们用力提一个放在地面上很重的箱子,没有提动,箱子受到的合力F=0,故箱子的加速度为零,箱子仍保持不动,所以上述现象与牛顿第二定律并没有矛盾.
(2)离开气球瞬间物体只受重力,加速度大小为g,方向竖直向下;速度方向向上,大小与气球速度相同.
1.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
(1)公式F=ma中,若F是合力,加速度a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;若F是某一个力,加速度a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.
(2)a=是加速度的决定式,它揭示了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及影响物体加速度的因素.
(3)F、m、a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为国际单位制时,才有公式F=kma中k=1,即F=ma.
2.牛顿第二定律的四个性质
| 性质 | 理解 |
| 因果性 |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,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,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|
| 矢量性 | F=ma是一个矢量式.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它受的合力方向决定,且总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|
| 瞬时性 | 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,同时产生,同时变化,同时消失 |
| 独立性 | 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产生加速度,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|
例1 (多选)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( )
A.由F=ma可知,m与a成反比
B.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当物体有加速度时,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
C.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
D.当合外力停止作用时,加速度随之消失
答案 CD
解析 虽然F=ma,但m与a无关,因a是由m和F共同决定的,即a∝,且a与F同时产生、同时消失、同时存在、同时改变;a与F的方向永远相同.综上所述,A、B错误,C、D正确.
合外力、加速度、速度的关系
1.力与加速度为因果关系:力是因,加速度是果.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,就会产生加速度.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是相同的,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(物体质量一定时).
2.力与速度无因果关系: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可以相同,可以相反,还可以有夹角.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,物体做加速运动,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.
3.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
a=是加速度的定义式,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,a与v、Δv、Δt均无关;a=是加速度的决定式,加速度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及其质量决定.
例2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,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,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经过一段时间后,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(物体不停止),在水平推力减小到零的过程中( )
A.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,加速度(大小)逐渐减小
B.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,加速度(大小)逐渐减小
C.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,加速度(大小)先增大后减小
D.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,加速度(大小)先减小后增大
答案 D
解析 物体受力如图所示,
因为原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所以F>Ff,由于运动一段时间,所以物体已有一定的速度,当力F减小时包含以下三个过程:
①开始一段时间:F>Ff,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=,F减小,a减小,但a、v同向,故v增大;
②随着F减小:F=Ff时,即F合=0,a=0,速度达到最大;
③力F继续减小:F<Ff,F合的方向变了,a的方向也相应变化,与速度方向相反,故v减小,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=,故a(大小)增大.
综上所述,a(大小)先减小后增大,v先增大后减小,选D.
二、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
1.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
(1)确定研究对象.
(2)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,画出受力分析图,明确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.
(3)求出合力或加速度.
(4)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.
2.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
(1)矢量合成法: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,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,加速度的方向即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.
(2)正交分解法: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,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.
①建立坐标系时,通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(也就是不分解加速度),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,列出方程Fx=ma,Fy=0.
②特殊情况下,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,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,正交分解加速度a.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.
例3 如图1所示,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,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°角,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,小球的质量为1 kg,不计空气阻力.(g取10 m/s2,sin 37°=0.6,cos 37°=0.8)
图1
(1)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;
(2)求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.
答案 (1)7.5 m/s2,方向水平向右 车厢可能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水平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
(2)12.5 N
解析 解法一(矢量合成法)
(1)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,它们的加速度相同.以小球为研究对象,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,小球所受合力为F合=mgtan 37°.
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
a==gtan 37°=7.5 m/s2,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.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,车厢做水平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水平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.
(2)由图甲可知,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FT==12.5 N.
解法二(正交分解法)
(1)对小球受力分析,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乙所示,正交分解各力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
x方向:FTx=ma
y方向:FTy-mg=0
即FTsin 37°=ma
FTcos 37°-mg=0
解得a=g=7.5 m/s2
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.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,车厢做水平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水平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.
(2)由(1)中所列方程解得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
FT==12.5 N.
例4 一个质量为20 kg的物体,从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匀加速滑下,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.2,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°(g取10 m/s2,sin 37°=0.6,cos 37°=0.8).
(1)求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.
(2)给物体一个初速度,使之沿斜面上滑,求上滑的加速度.
答案 (1)4.4 m/s2,方向沿斜面向下 (2)7.6 m/s2,方向沿斜面向下
解析 (1)沿斜面下滑时,物体受力如图甲:
由牛顿第二定律得:
mgsin 37°-Ff=ma1①
FN=mgcos 37°②
又Ff=μFN③
所以a1=gsin 37°-μgcos 37°=4.4 m/s2,方向沿斜面向下.
(2)物体沿斜面上滑时,摩擦力沿斜面向下,物体受力如图
由牛顿第二定律得:
mgsin 37°+Ff′=ma2④
Ff′=μFN′⑤
FN′=mgcos 37°⑥
联立④⑤⑥得
a2=gsin 37°+μgcos 37°=7.6 m/s2,方向沿斜面向下.
针对训练 如图2所示,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.现用大小为40 N、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°的斜向上的力拉物体,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(g取10 m/s2,sin 37°=0.6,cos 37°=0.8).
图2
(1)若水平面光滑,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?
(2)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.5,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?
答案 (1)8 m/s2 (2)6 m/s2
解析 (1)水平面光滑时,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
由牛顿第二定律:Fcos 37°=ma1
解得a1=8 m/s2
(2)水平面不光滑时,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
Fcos 37°-Ff=ma2
FN′+Fsin 37°=mg
Ff=μFN′
联立解得a2=6 m/s2.
1.(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)(2019·陵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)2018年11月10日,在国际泳联游泳世界杯东京站的决赛中,我国选手李朱濠在7名日本选手的“围剿”下,一路领先,以1分50秒92的成绩夺得200米蝶泳决赛冠军.该成绩也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.当李朱濠加速冲刺时,关于池水对他的作用力F的方向,下图中大致正确的是( )
答案 C
2.(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)(2019·南昌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)如图3所示,水平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,右端固定在放于粗糙水平面的物块M上,当物块处在O处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,现将物块拉至P点后释放,则在物块从P点返回O处的过程中( )
图3
A.物块的速度不断增大,而加速度不断减小
B.物块的速度先增后减,而加速度先减后增
C.物块的速度不断减小,而加速度不断增大
D.物块的速度先增后减,而加速度不断减小
答案 B
3.(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)如图4所示,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、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,质量为m的物块沿竖直墙壁加速下滑,已知物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.则下滑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(重力加速度为g)( )
图4
A.a=g-μg B.a=g-
C.a=g- D.a=g-
答案 D
解析 将F分解可得,物块在垂直于墙壁方向上受到的压力为FN=Fcos θ,则墙壁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N′=FN=Fcos θ;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f=μFN′=μFcos θ;由牛顿第二定律,得mg-Fsin θ-Ff=ma,得a=g-.
4.(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)如图5所示,一个物体从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,斜面倾角θ=30°,斜面始终静止不动,重力加速度g=10 m/s2.
图5
(1)若斜面光滑,则物体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大?
(2)若斜面不光滑,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=,物体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又是多大?
答案 (1)5 m/s2 (2)2.5 m/s2
解析 (1)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:mgsin θ=ma1
所以a1=gsin θ=10× m/s2=5 m/s2
(2)物体受重力、支持力和摩擦力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
mgsin θ-Ff=ma2
FN=mgcos θ
Ff=μFN
联立解得:a2=gsin θ-μgcos θ=2.5 m/s2.
一、选择题
考点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
1.(多选)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=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,正确的是( )
A.由F=ma可知,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,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
B.由m=可知,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,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
C.由a=可知,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,与其质量成反比
D.由m=可知,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力求出
答案 CD
解析 a=是加速度的决定式,a与F成正比,与m成反比,C正确;F=ma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,但不能说F与m成正比,与a成反比,A错误;m=中m与F、a皆无关,但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力求出,B错误,D正确.
2.由牛顿第二定律a=可知,无论怎样小的力都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,可是当用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,却推不动,这是因为( )
A.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
B.桌子的加速度很小,速度增量也很小,眼睛观察不到
C.推力小于桌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,加速度为负值
D.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,加速度为零
答案 D
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a=中的力F是指合力,用很小的力推很重的桌子时,桌子不动,是因为推力与桌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零,牛顿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的物体,D正确,A、B、C错误.
3.(2019·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)一根弯折的硬杆一端固定小球,图A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;图B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加速运动;图C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减速运动;图D小车在光滑固定斜面上匀加速下滑.下列图中杆对小球作用力F的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( )
答案 B
4.(多选)(2019·重庆市七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)如图1所示,在光滑固定斜面上,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上,有一物体A沿着斜面下滑,从物体A刚接触弹簧的一瞬间到将弹簧压缩到最低点的过程中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图1
A.物体的加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
B.物体的加速度将先减小后增大
C.物体的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
D.物体的速度将先减小后增大
答案 BC
5.在光滑水平面上,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,在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.若力F1与F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,则物体( )
图2
A.在第2 s内做加速运动,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,速度逐渐增大
B.在第3 s内做加速运动,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,速度逐渐增大
C.在第4 s内做加速运动,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,速度逐渐增大
D.在第5 s末速度为零
答案 B
解析 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,可知F1、F2的初始值相等.第2 s内物体的合力不断变大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不断变大,物体做加速运动,速度逐渐增大,故A错误;在第3 s内合力逐渐变大,故加速度不断变大,合力与速度同向,物体做加速运动,速度逐渐增大,故B正确;在第4 s内,合力逐渐减小,故加速度不断减小,合力与速度同方向,物体做加速运动,速度逐渐增大,故C错误;在第5 s末,合力为零,故加速度为零,速度最大,此时运动方向与F1方向相同,故D错误.
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
6.(多选)力F1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1大小为5 m/s2,力F2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2大小为2 m/s2,那么,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的大小可能是( )
A.5 m/s2 B.2 m/s2
C.8 m/s2 D.6 m/s2
答案 AD
解析 设物体A的质量为m,则F1=ma1,F2=ma2,当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时,合力的大小范围是|F1-F2|≤F≤F1+F2,即|ma1-ma2|≤ma≤ma1+ma2,加速度的大小范围为3 m/s2≤a≤7 m/s2,故选A、D.
7.如图3所示,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.突然发现意外情况,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,加速度大小为a,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( )
图3
A.m B.ma
C.m D.m(g+a)
答案 C
解析 西瓜与汽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,对西瓜A受力分析如图,F表示周围西瓜对A的作用力,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:=ma,解得:F=m,故C对,A、B、D错.
8.在静止的车厢内,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,绳a斜向上拉,绳b水平拉,如图4所示,现让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,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不变,与小车静止时相比,绳a、b的拉力Fa、Fb的变化情况是( )
图4
A.Fa变大,Fb不变 B.Fa变大,Fb变小
C.Fa不变,Fb变小 D.Fa不变,Fb变大
答案 C
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,分析受力情况,如图所示,
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,
水平方向:Fasin α-Fb=ma①
竖直方向:Facos α-mg=0②
由题知α不变,由②分析知Fa不变,由①知Fb=Fasin α-ma<Fasin α,即Fb变小.
9.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、2、3放在水平桌面上,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.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沿图5所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,用F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,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,分别用a1、a2、a3表示物块1、2、3的加速度,则( )
图5
A.a1=a2=a3 B.a1=a2,a2>a3
C.a1>a2,a2<a3 D.a1>a2,a2>a3
答案 C
解析 对物块1,由牛顿第二定律得
Fcos 60°-Ff=ma1, -μ(mg-Fsin 60°)=ma1
对物块2,由牛顿第二定律得
Fcos 60°-Ff′=ma2, -μ(mg+Fsin 60°)=ma2
对物块3,由牛顿第二定律得
F-Ff″=ma3, -μmg=ma3
比较得a1>a3>a2,所以C正确.
10.(多选)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,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.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相同的距离,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,与球的速率无关,则( )
A.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
B.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
C.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
D.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
答案 BD
解析 由于两球由同种材料制成,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,因此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,甲球的半径大于乙球的半径,设球的半径为r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下落过程中mg-kr=ma,a=g-=g-,可知,球下落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,且下落过程中半径大的球下落的加速度大,因此甲球下落的加速度大,由h=at2可知,下落相同的距离,甲球所用的时间短,D项正确,A、C项错误;由v2=2ah可知,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,B项正确.
二、非选择题
11.质量为4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,某人用绳子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7°角斜向上的方向拉着物体向右前进,绳子的拉力为200 N,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.5,g取10 m/s2,sin 37°=0.6,cos 37°=0.8.
(1)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;
(2)若在拉的过程中突然松手,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.
答案 (1)0.5 m/s2,方向向右 (2)5 m/s2,方向向左
解析 (1)物体受力如图所示,将拉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.在两方向分别列方程:
Fcos 37°-Ff=ma,Fsin 37°+FN=mg,又Ff=μFN.
联立解得a=0.5 m/s2,方向向右.
(2)当突然松手时,拉力F变为零,此后摩擦力变为
Ff′=μmg=200 N,
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′=ma′
解得a′=5 m/s2,方向向左.
12.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,假定伞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,即F=kv2,比例系数k=20 N·s2/m2,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质量为72 kg,起跳高度足够高,则:(g取10 m/s2)
(1)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做什么运动?收尾速度是多大?
(2)当速度达到4 m/s时,下落加速度是多大?
答案 见解析
解析 (1)运动员与伞在空中受力分析如图,
由牛顿第二定律mg-kv2=ma,可得a=g-v2,随v增大,a减小,故跳伞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.
当v2=g时,a=0,跳伞运动员做匀速运动,
此时v== m/s=6 m/s.
(2)当v=4 m/s时,a=g-v2=(10-×42) m/s2= m/s2≈5.56 m/s2.
13.如图6所示,质量为m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动,斜面静止不动且足够长,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,重力加速度为g.
图6
(1)求向上滑动时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;
(2)若此木块滑到最大高度后,能沿斜面下滑,求下滑时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.
答案 (1)g(sin θ+μcos θ) 方向沿斜面向下
(2)g(sin θ-μcos θ) 方向沿斜面向下
解析 (1)以木块为研究对象,木块上滑时对其受力分析,如图甲所示
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
mgsin θ+Ff=ma,FN-mgcos θ=0
又Ff=μFN
联立解得a=g(sin θ+μcos θ),方向沿斜面向下.
(2)木块下滑时对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.
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
mgsin θ-Ff′=ma′,FN′-mgcos θ=0
又Ff′=μFN′
联立解得a′=g(sin θ-μcos θ),方向沿斜面向下.

发表回复